拔牙前必须知道的8件事,牙医解答所有疑惑
“该不该拔牙?”“拔牙疼不疼?”这是牙科诊室里常听到的问题。作为从业10年的口腔健康科普编辑,我整理了这份《拔牙完全指南》,帮你避开误区,轻松应对。
什么情况下必须拔牙?
当牙齿出现以下情况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拔除:龋坏无法修补的残根、反复发炎的智齿、影响邻牙健康的阻生齿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的牙齿,以及因外伤导致无法保留的患牙。但具体是否需要拔牙,一定要由医生通过拍片检查后判断。
这些拔牙传言是真的吗?
传言1:拔智齿会瘦脸? 脸型由颌骨决定,拔牙并不会改变骨骼结构。有些人觉得脸变小了,其实是因为术后肿胀消退带来的错觉。
传言2:上午拔牙更好? 这个说法源自过去医疗条件有限,如今只要避开空腹和疲劳状态,全天都可以拔牙。
传言3:拔牙后要吃药? 一般简单拔牙无需吃药,但复杂拔牙或体质特殊者,医生会开具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。
拔牙全过程详细解析
步:检查评估 医生会先拍摄X光片,查看牙根形态与邻牙关系,评估拔牙难度。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告知身体状况。
第二步:麻醉阶段 现代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注射时像被蚂蚁轻咬,3-5分钟后术区就会失去知觉。特别怕痛的人可以选择镇静。
第三步:实施拔除 普通牙齿通常5分钟内就能完成,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、分牙取出,整个过程在状态下进行。
拔牙后24小时黄金护理期
咬紧棉球40分钟帮助止血,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,避免血凝块。可以冰敷脸颊减轻肿胀,但切记不要直接接触皮肤。饮食选择温凉的流食,用另一侧咀嚼。
如果出现剧烈疼痛、出血不止或发烧,要立即医生。正常情况下,3天后不适感会明显减轻,1周左右可以基本。
三种人拔牙要特别注意
高血压患者: 血压需控制在160/100mmHg以下,避免术中出血过多。
糖尿病患者: 空腹血糖应低于8.88mmol/L,术后要加强抗感染护理。
孕妇: 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期,但必须告知医生孕期情况。
拔牙后多久能吃东西?
麻醉消退后(约2小时)可以进食,酸奶、鸡蛋羹等不需要咀嚼的食物。24小时后可尝试软烂的面条、粥类,1周内避免辛辣、过热和坚硬食物。记得多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。
缺牙不补的隐藏危害
长期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,影响咬合功能,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。一般建议拔牙后2-3个月考虑修复,种植牙、烤瓷桥或义齿都是可选方案。
看完这些,是不是对拔牙不再恐惧了?记住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配合医生指导,拔牙也可以是个轻松的过程。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