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常见问题及科学护理指南
近不少家长孩子乳牙护理的问题:"孩子几岁开始刷牙合适?""乳牙蛀了需要治疗吗?""地包天什么时候矫正好?"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牙科医生,今天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这些常见疑问。
从颗乳牙开始的口腔护理
很多家长以为要等牙齿长齐才开始护理,其实当宝宝萌出颗乳牙(通常6-8个月)就该用纱布沾温水轻轻擦拭。2岁前建议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每天早晚两次刷牙。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"奶瓶龋",往往是因为含着奶瓶睡觉造成的,建议1岁后逐渐戒除夜奶习惯。
乳牙蛀坏的三大误区
临床上常遇到家长存在认知误区:一是认为"乳牙反正要换不用治",实际上乳牙蛀坏可能影响恒牙发育;二是"孩子喊痛才来看牙",此时往往已发展到牙髓炎;三是"补牙材料越贵越好",其实玻璃等常规材料就能满足儿童治疗需求。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小黑点及时处理。
常见的咬合发育问题
3-5岁是观察咬合关系的关键期。如果发现孩子有"地包天"(下牙包住上牙)、龅牙或偏侧咀嚼等情况,建议尽早就诊。有些情况可能需要简单的矫治器,而不用等到换牙后。但要注意,12岁前一般不推荐固定矫治,除非有骨性问题。
六龄齿的保护秘籍
6岁左右萌出的恒磨牙(六龄齿)终生不换,却是容易蛀坏的牙齿。建议萌出完全后及时做窝沟封闭,这是预防蛀牙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同时要教会孩子使用牙线清洁后牙,普通牙刷很难清洁到磨牙的窝沟部位。
让孩子配合看牙的实用技巧
提前通过绘本、动画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;避免使用"打针""拔牙"等恐吓性词汇;就诊可以只做简单检查建立信任;治疗时采用"告知-演示-操作"的循序渐进方式。现在正规儿童牙科都配有动画片播放、奖励贴纸等安抚措施。
不同年龄段的护牙重点
0-3岁重点在培养清洁习惯;3-6岁要预防奶瓶龋和早期矫治;6-12岁需关注换牙期问题;12岁后进入恒牙维护阶段。记住三个关键时间点:1岁前口腔检查,6岁做窝沟封闭,12岁进行正畸评估。
儿童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三方配合。与其焦虑各种网络传言,不如从现在开始培养科学的护牙习惯。如果发现异常,建议选择的儿童牙科就诊,避免盲目等待延误治疗时机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