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每年都要洗牙?关于洁牙的5个你需要知道
在口腔科门诊里,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疑问:"我天天刷牙还要洗牙吗?"其实就像我们每天打扫房间,年底还是要来次大扫除一样。洁牙作为基础的口腔护理项目,90%以上的人都需要定期做,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不多。
洗牙洗掉的到底是什么?
很多人以为洗牙就是清洁牙齿表面,实际上术语叫"龈上洁治术"。我们口腔里存在600多种细菌,它们和唾液里的矿物质结合,会形成像茶垢一样的牙结石。尤其是牙龈边缘这些牙刷难触及的地方,细菌会不断堆积,终形成硬如岩石的黄色沉积物。
更麻烦的是,这些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,引起红肿出血。长期不处理,就会发展成牙周炎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而普通刷牙对这些顽固结石完全为力,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器械进行清理。
关于洗牙的五大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实际上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。清除结石后暴露出真实牙缝,就像搬走家具后房间显大一样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结石会继续堆积牙龈,终造成不可逆的牙槽骨吸收。
误区二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
正规机构使用的超声波洁牙机,是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结石,工作头在釉质表面是横向运动,不会垂直切削牙齿。就像用橡皮擦铅笔字,擦的是字迹而不是纸本身。不过操作不当确实可能造成划痕,所以一定要选择机构。 误区三:牙齿不黄就不用洗 误区四:洗牙后牙齿敏感是操作失误 误区五:洗牙可以美白牙齿 • 健康人群:每年1-2次基础洁牙 特别提醒的是,次洗牙可能会有些不适,因为长期堆积的结石较多。就像次健身肌肉会酸痛一样,坚持定期护理后,每次的舒适度会明显提升。 1. 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后要提醒,洁牙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深色食物,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维护会更持久。口腔健康就像植树,定期护理才能让牙齿这棵大树稳固生长。与其等到疼痛难忍时花大价钱治疗,不如把基础护理做到位。
牙结石有显性和隐性两种。牙龈线以下的黑色结石往往被牙龈包裹着看不见,但危害更大。就像冰山,水面下的部分才是主要的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平时感觉牙齿挺干净,医生检查却说有牙结石的原因。
清除结石后,原本被包裹的牙根暴露出来,会出现短暂敏感现象。就像冬天摘掉手套摸冰块会感觉更凉一样。通常1-2周就会适应,使用感牙膏可以加快过程。
洁牙主要去除的是外源性色素和结石,只能还原牙齿本来的颜色。如果牙齿本身偏黄,需要配合其他美白项目。就像洗脸只能清洁皮肤,要改善肤色还得靠其他护理。不同人群的洁牙频率建议
• 吸烟/饮茶/咖啡者:每季度增加1次抛光护理
• 牙周炎患者:按医生建议3-6个月复诊
• 备孕女性:建议孕前完成系统牙周治疗
• 糖尿病患者:需加强每年3-4次预防感染如何选择洁牙机构?
2. 观察消毒流程是否规范(好选择有单独消毒间的机构)
3. 确认使用的是包装灭菌器械
4. 询问是否包含全口检查环节
5. 警惕价格过低的团购项目(可能缩减必要步骤)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