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有必要做吗?一文说清洗牙的利弊和注意事项
近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洗牙,有人说洗完牙缝变大,有人嫌价格太贵,还有人对那种“滋滋”的声音感到恐惧。作为一名在口腔健康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跟大家,洗牙到底值不值得做。
洗牙到底洗的是什么?
很多人以为洗牙就是把牙齿刷白,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洗牙的名称叫“龈上洁治”,主要对付的是两种东西:一是牙龈边缘的黄色牙结石,二是藏在牙龈下的黑色牙菌斑。这些脏东西就像水泥一样牢牢糊在牙齿上,用再贵的电动牙刷也刷不掉。
我见过太多人直到牙齿松动出血才来检查,结果发现牙龈下面已经堆满了结石。有个四十多岁的患者,天天用牙线还是得了牙周炎,就是因为从没洗过牙,牙龈下的结石把牙槽骨都腐蚀了。
洗牙的三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可能是大的。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填满牙缝的结石被清除了,就像拆掉违章建筑后空地显得更宽。如果不洗牙,结石会继续挤压牙龈导致萎缩,后牙根都会露出来。
误区二:洗牙特别疼
健康的牙龈洗牙时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如果疼得,反而说明牙龈炎症,这种情况更需要定期洗牙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舒适化洁牙项目,对敏感人群很友好。
误区三: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
再好的牙刷也刷不到牙龈下3mm的区域,这个死角正是牙周病的发源地。建议每年少做一次深度清洁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洗牙?
经常抽烟喝茶的人,牙结石形成速度比普通人快3倍;戴牙套的朋友清洁死角多,好3-6个月检查一次;备孕女性一定要提前处理口腔问题,否则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妊娠性龈炎。另外,牙龈经常出血、口臭久治不愈、牙齿有松动感的,都可能已经是牙周炎的前兆。
洗牙后的真实感受
次洗牙的人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:刚开始的紧张(听到器械声音会握紧扶手),洗到一半的惊讶(原来自己牙齿藏了这么多脏东西),结束后的清爽(用舌头舔牙齿感觉像换了新牙)。有个客户形容说,洗牙后的感觉就像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突然做了深度保洁。
不过要注意,洗完牙24小时内别喝浓茶咖啡,牙齿可能会有1-2天的敏感期,这是牙龈正在愈合的正常现象。建议使用感牙膏,温水漱口。
怎么选择靠谱的洗牙机构?
别只看价格便宜,几十块的洗牙可能只是走个过场。正规操作应该包含:口腔检查、牙周探诊、超声洁治、抛光、上药五个步骤。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团购体验价,建议优先选择能拍全口片子的地方,有些隐蔽问题肉眼根本看不出来。
后提醒,洗牙不是一劳永逸的,就像家里要定期打扫一样。养成每年洗牙1-2次的习惯,等到六七十岁还能用自己的牙齿啃苹果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