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到底该不该做?亲身体验后分享医生不常说的细节
前阵子刷牙总出血,刚开始没当回事,后来吃苹果都带血丝,这才慌慌张张去了家门口的牙科诊所。医生检查完说这是中度牙周炎,建议做系统的牙周治疗。当时觉得治疗费不贵,又怕恶化,当场就签了同意书。可做完后我心里直打鼓——这治疗到底做对了吗?会不会有后遗症?于是特意挂了腔医院的号,才知道牙周治疗里藏着这么多门道。

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牙周治疗?
如果你刷牙经常出血、牙龈红肿、口腔有异味,甚感觉牙齿有点松动,那很可能已经到了需要干预的牙周病阶段。轻度情况通过洗牙就能改善,但像我的牙龈已经出现萎缩,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,就必须要做龈下刮治了。医生强调,牙周病就像慢冒,拖久了会导致骨质流失,等牙齿自然脱落就真的来不及了。

这些牙周治疗的细节医生可能不会主动说
1. 不是所有牙周炎都要立刻做刮治。早期症状通过三个月定期洗牙配合漱口水就能控制,我的问题在于之前连续三年没洗过牙,牙结石都长到牙龈下面了
2. 治疗前一定要拍全景片。有些小诊所直接上手操作,但正规医院会先拍片评估牙槽骨状况。我的片子上就能明显看到有颗磨牙的牙根已经暴露了三分之一
3. 刮治其实分两次进行。次做半边口腔,隔一周再做另一边,这样既能观察情况,也避免一次性治疗太久导致张口困难
4. 治疗后牙齿敏感是正常的。有两个星期我喝温水都觉得牙酸,医生说是牙龈重新贴合牙根的过程,现在咬核桃都没问题了

这些情况其实可以暂缓治疗
孕妇在孕中期牙龈充血属于生理性变化,通常产后会自行缓解;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疗需要先控制血糖;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人也要调整用药后才能操作。让我惊讶的是,医生说我邻居那种偶尔出血但牙周袋不超过3毫米的情况,其实用激光祛龈炎就能解决,根本不需要做全套刮治。

现在保养比治疗更重要
做完治疗这三个月,我严格遵守医嘱:早上用软毛牙刷画圆圈轻刷,晚上先用牙线再刷三分钟,每月复查一次牙周袋深度。上周去复查时医生笑着说得比很多年轻人都好,牙周袋从5毫米缩回到了2毫米。其实牙周治疗就像给牙齿做次大扫除,后续维护才是关键。
经过这次经历,我发现很多患者对牙周治疗存在误解。有人以为洗牙能解决所有问题,也有人觉得非要等到牙齿松动才就医。其实当你有持续性的牙龈出血时,就该去找医生评估了——当然,一定要找能拍全景片、分次操作的正规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