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修复科:40岁后牙齿修复如何选择?医生三大常见方案
近遇到一位50岁的顾客,她摸着松动的后牙问我:“医生,我这个年纪还能做牙齿修复吗?”其实在口腔修复科,每天都有类似的问题。牙齿缺失、磨损、畸形等问题,并不会因为年龄而停止出现。今天我们就来,成年人尤其是40岁后常见的牙齿修复方案。
一、假牙还是固定修复?先看牙槽骨条件
上周接诊的李阿姨,下牙掉了3颗,她纠结选吸附性义齿还是种植牙。经过CBCT检查发现,她的牙槽骨条件其实不错,但患有轻度骨质疏松。这种情况,我们一般会推荐半固定修复方案。
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假牙价格跨度:普通树脂假牙2000-5000元,吸附性义齿6800元起,而BPS生物功能性义齿要1.5万起。这里要提醒大家,价格差异主要在于材料工艺,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要适合牙槽骨状况。
二、种植牙适合所有人吗?50岁后要注意这些
很多人盲目追求种植牙,其实它有严格适应症。上周有位52岁患者,糖尿病史10年,空腹血糖一直控制在8mmol/L左右。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建议立即种植,需要先控制血糖。
临床上40-60岁人群做种植牙,要特别注意三点:骨密度、慢性病控制、口腔卫生习惯。如果满足条件,单颗种植牙使用10年以上的能达到95%。但像牙周炎患者,可能需要行系疗。
三、全口修复三大误区,千万别踩坑
在口腔修复科常看到的,就是患者对全口修复的误解。有人以为“做完就能随便啃骨头”,事实上即使是吸附性义齿,也要避免食物。还有患者追求“当天戴牙当天吃饭”,这要看具体修复方案。
给大家一个实用建议:做全口修复前,一定要拍CT评估牙槽骨吸收程度。轻度吸收(1-2mm)可选普通义齿,中度(3-5mm)建议吸附性义齿,重度吸收(超过5mm)可能需要先做骨增量。
写在后:牙齿修复没有好只有合适
上周有位退休老师来做复查,她5年前做的全口吸附性义齿今使用良好。她说:“医生当年没推荐贵的,但推荐了适合我的。”这句话道出了口腔修复的真谛。
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,建议正规医院检查后再决定。修复后记得每半年复查一次,及时调整。牙齿陪伴我们几十年,值得用心对待。





